
對此,業內人士表示,生物經濟發展的藍圖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。系統規劃和推動中國生物經濟整體高質量發展。依托強大的國內市場,千億生物經濟產業規模有望迅速形成,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。
頂層設計繪制產業發展藍圖
規劃提出促進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,加快生物醫藥的發展,“十四五”期間,生物育種、生物材料、生物能源等產業,壯大生物經濟。
一位業內人士表示,從中國生物產業的發展來看,2013年生物產業增加值達到10萬億元,占當時GDP的近10%。因此,對生物經濟進行頂層規劃是該行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。
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表示,中國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。中國生物產業種類齊全,體系完備,具備加快生物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,加快現代生物產業體系建設,為生物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近年來,中國生物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,生物產業體系不斷完善,形成了研發、制造、應用的上下游產業鏈。在此背景下,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出口國、第二大藥品和醫療器械消費市場以及重要的藥品研發服務出口國。
中科院院士徐濤表示,中國生物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,研發投入和專利論文數量大幅增加,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。產業集聚效應顯現,各種研發要素和制造環節加速集聚,圍繞生物醫藥、生物醫學工程、生物農業、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生物產業基地,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,生物經濟產業的規模是可以預期的。國家發改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主任白京羽表示,到2025年,中國生物經濟總量將達到22萬億元,其中核心產業總量將超過7.5萬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