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國電力委員會建議加大產能釋放力度,盡快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今年新增3億噸煤炭產能的目標任務,為疫情后能源和用電需求的快速恢復做好準備。督促當地煤礦恢復生產,并通知尚未達到生產能力的煤礦和地區。制定煤礦供應保障和靈活生產措施,優先組織生產能力先進的合格煤礦按一定系數增加生產能力,盡快形成煤礦應急儲備生產能力。
“根據煤炭市場供需形勢、新能源產量、區域能源消耗和市場價格變化幅度,靈活釋放(收縮)可以設定煤炭產能的門檻和等級,促進煤礦產能從剛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轉變,為新能源的有效替代發展騰出空間;當新能源產量不足,能源供應周期性緊張時,可以通過釋放煤礦產能彈性及時填補能源供應缺口,充分發揮煤炭的保障作用。”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表示,為了應對上述極端情況的反復發生,國家發改委將以煤炭為“錨”“確保能源供應和價格穩定。通過完善煤炭生產、供應、儲存和銷售體系,加強市場預期管理,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范圍內運行,通過穩定煤炭價格穩定電價,進而穩定整體能源成本。
”煤炭是重要的基礎能源關系國計民生。煤電約占全社會發電量的60%。穩定企業能源成本,必須立足煤炭基本國情,做好煤炭供應和價格保障工作。”國家發改委發言人孟瑋表示,國家發改委將密切關注未來煤炭市場價格的變化,發現超出合理區間的,立即提醒和約談,必要時采取調查、通知等手段引導煤炭價格回到合理區間;涉嫌抬高價格的,將移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。